互联网平台IP属地功能落地已近半个月,与定位强相关海外代购生意发生微妙变化,衍生的更改归属地灰色产业链随之浮出水面。
杜若(化名)是一名日本代购,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公开IP属地对新手代购人士而言不友好。“对于代购人士而言,想有稳定的客源,最重要的是取得消费者的信任。一旦出现IP地址和商品所在地不符的情况,没有客群基础的新人要想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没那么容易。”
为应对显示IP属地带来的冲击,不少海外代购人士将注意力集中到更改IP属地上。
某社交平台上,一个博主发出IP属地未知的推文,在一众挂着城市属地的用户之间格外显眼。该博主称,实现IP自由切换,只需“挂梯子”便可。
“挂梯子”指IP代理,即利用技术手段对IP属地进行表象性变更,俗称IP更改。
时代周报记者获悉,已有商家借机推出IP代理产品,只需8元便可随意更改地址,IP代理从业者月收入可达数万元。
平台监管随之而至。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,由于电商平台的干预与打击,不少相关业务已被迫下架。
IP代理产业背后暗藏风险,用户面临隐私泄露、信息被盗取等问题。近年来,各地执法部门持续追击,对相关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。
图源:视觉中国
真假海淘
IP属地公开,如同一把“照妖镜”,摆在了以“海外现场淘货”为噱头的海外代购人士面前,区分真假代购也变得容易了起来。
IP属地公开后,有着客群基础的老牌代购表现淡定,称“影响有限”。
杜若从大三开始接触代购行业,至今已有五年,代购产品主要为日本品牌的护肤品或药品。
对于IP属地的公开,杜若表示,因为从业已有一定年限,积累的客户资源比较稳定,对她影响不大。
“我的坐标是在国内,但之前一直跑日本,在日本有累积下来的资源和买手朋友。下单模式也都是预定采购后,再从日本把产品寄回来。”杜若解释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:“来我这里代购的一般都是学生、上班族和全职妈妈,大家都蛮信任我的。”
受疫情影响,身边不少做代购的同行都无法继续坚持,杜若凭借着之前累积下来的客源,代购生意依旧红火。如今,她每天都能接到单量,收入也相对稳定。
与老牌代购相比,一些通过可更改的个人资料定位来获取消费者信任的代购人士,在公开IP属地后,均陷入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。
在某电商平台上,号称可以代购俄、日、韩三国产品的卖家,IP属地却显示在北京;作为澳洲奶粉直邮的“正品”代购,IP属地也并非是澳大利亚,而是在山东。